外语学院跨文化团队师生参与《“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湖南答卷》外宣拍摄
外语学院跨文化团队师生参与
《“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湖南答卷》外宣拍摄
校园网讯 7月2日上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助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与传承创新,省委宣传部湖南国际传播中心计划拍摄“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湖南的实践”外宣作品,其中关于《“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湖南答卷》篇章由湖南红网国传中心负责拍摄,外语学院跨文化团队外籍专家Michael出镜,团队成员许云天全程负责转译统筹与行程协调。
此次拍摄活动中,外语学院跨文化团队通过直观感受中国在历史传承与生态保护中展现的系统性思维,为其跨文化教学积累了鲜活素材;同时,湖南红网拍摄团队以国际视野生动讲述湖南践行使命的时代故事,进一步推动岳阳地域名片走向国际舞台。
Michael与红网拍摄人员进行准备工作
活动伊始,Michael与红网拍摄团队一行前往国家5A级景区岳阳楼,开展跨文化纪录片外景拍摄工作。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岳阳楼的古典建筑美学与深厚历史底蕴成为此次拍摄的核心文化元素。
Michael在岳阳楼进行活动拍摄
景区现场,Michael与摄制组围绕“中外视角下的湖湘文化”主题,对楼阁榫卯结构、诗词碑刻、洞庭湖畔景观等进行多机位取景。红网摄制组利用特写镜头,捕捉外籍教师讲解互动的画面,力求在历史厚重感中凸显文化传播的时代性。
随后,Michael跟随红网拍摄团队转场至东洞庭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探访被誉为"湿地精灵"的麋鹿栖息地,并与保护区生态专家展开深度交流。
保护区专家向Michael与团队介绍麋鹿习性
拍摄过程中,Michael与拍摄团队走进麋鹿野化训练区,在专家指导下近距离观察种群习性,体验喂食麋鹿,镜头同步记录下他用英语向观众解读“麋鹿回归”蕴含的中国生态文明理念。
Michael与团队喂食麋鹿
最后,Michael与红网拍摄团队一行来到岳阳江豚湾观测站,实地探访长江流域极危物种江豚的栖息地,并与长期在此开展保护工作的科研团队交流互动。
Michael与团队参观江豚科研救助基地
作为纪录片的收官取景地,江豚湾之行将通过中外视角的碰撞,展现中国在长江大保护中的实践智慧,为跨文化生态传播注入鲜活案例。
此次活动,外语学院跨文化团队凭借专业的跨文化传播素养,携手红网拍摄团队及外籍专家Michael先后深入岳阳楼、麋鹿苑、江豚湾等文化生态地标,通过镜头语言巧妙搭建中外视角对话的影像桥梁,高质量完成“历史人文—生物保护—生态治理”三大主题实景拍摄,以国际视野讲好湖南践行使命的时代故事。团队成员许云天担任双语协调,在文化转译与拍摄对接中精准把握语境差异,助力中外创作者在历史底蕴解读、拍摄剧本排练方面实现高效沟通。充分彰显出该团队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专业风貌。既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自信与生态智慧,亦让岳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价值通过跨文化叙事触达更广阔的国际受众。
责编/陈冰 初审/符婷 终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