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英语23-2BS开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
外语学院英语23-2BS开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
校园网讯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语学院英语23-2BS班于10月26日晚在12205教室开展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由班主任万永芳老师主持,班长于鑫主讲。
万永芳老师主持
班会第一程,由主讲人于鑫讲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源和影响。从中国自古以来自成一体的地理空间到及“大一统”的政治文化传统开始,到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源的地理、政治因素,指出相互依赖、互为补充的经济生活是不同民族、跨区域社会的人们凝聚成一个更大共同体的物质基础,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古代经济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了互相吸纳的人口联系和互鉴融通的中华文化。人口是民族生生不息最直接的体现,民族团结意识的传播使得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深度持续推进。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既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也在于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中华民族同体意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于鑫生动有趣的讲解,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于鑫主讲
活动第二程,同学们一起观看革命英雄题材电影《红色土司》。影片以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借道羌区北上抗日期间的史实为原型,客观真实地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率众参加革命的羌族土司安登榜同志平凡而光辉的一生,反映了广大羌族人民的爱国情怀,弘扬了民族团结的进步精神,真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学们观看电影《红色土司》
同学们认真参会
班会结束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便利贴上写下自己的感言,希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四个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班会活动增进了同学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激发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心。同学们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与时俱进,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编/陈冰 初审/石红芳 终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