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英语13-5BF 欧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笔译经验
英语13-5BF 欧颖
关于学校:财大是211,财经法律方面比较有名,但外语并不是热门专业,因此相对好考。学费8000/年,助学金每人每年6000,奖学金12000为30%,8000为40%,4000为20%,几乎覆盖全部学生,因此不用太担心学费问题。
关于择校问题:最好别选太难考的985,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现在有个趋势是985越来越重视本科出身,推免名额增多,可考进去的招生名额减少。是想搏一把还是求稳,自己决定。
如何择校:1.看历年真题,如果觉得根本无法下手,或是每年题型变动很大,就要谨慎考虑这个学校了,要知道即使将近半年的学习事实上也没办法突飞猛进,对此过来人深有体会2.看历年报名人数 3.看复试刷人比例,财大一般1比1.2刷人,还算比较人道,有些学校刷一半,风险太大。4.看地域,将来希望在哪个地方发展,离家比较近。
关于专业:翻硕读两年,第二年实习,不用考二外,所以近几年翻硕专业还蛮火。财大翻硕专业分三个方向:法商笔译,通用笔译,口译。法商是非英专可报,通用笔译是英专,口译好像都可以报。今年通用笔译进27人,录用22人。其实初试占足够优势的话是不用太担心复试的,拉不开太大差距,最后初复试录取结果基本是按初试情况排名。
翻硕共考四个科目:政治(全国统考),翻译硕士英语(自命题),英语翻译基础(自命题),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自命题)。(2017年财大MTI回忆版真题附在最后部分)
一、政治:67
参考书目:疾风劲草
历年真题
肖秀荣1000题
考点知识精梳
考研政治大纲(可买可不买)
肖秀荣八/四套卷(后期才出)
这门总分100分,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时事和形势与政策。这门挺令我痛心,花了大把时间看视频做题,结果今年选择题太出人意料,跟没怎么看的一个起点。一个教训,看政治视频可以,但时间应该花在巩固细节上,别看的太泛。主观题今年肖秀荣四套卷押中很多,蒋中挺的基本没中,但最后冲刺的话都背背吧。
做题的时候别直接在上边写答案,错了在题号画叉,1000题大概做三遍左右,最后总复习集中看错题。复习进度根据自己情况看着办,考研政治老师会给复习进度建议。我的话,建议暑假期间把马原和毛中特视频和内容看了,十一月之前完成两轮复习,十二月冲刺。
二、翻译硕士英语:81
参考书目:如鱼得水记专八
专四词汇
专四语法
专八阅读
三级笔译综合(不是练翻译的实务,这个在网上下PDF就行)
专八范文一百篇
这门总分100分,跟专四题型差不多,还比较容易。今年增加了翻译。考的时候时间挺充裕,但也要抓紧,花了一个小时慢慢写作文结果翻译没做好。
备考的话,每天做一到两篇阅读,泛读经济学人,看China daily的每日新闻,平常养成将不认识的单词或词组记在小本子里的习惯,经常翻着看。从九月开始每天做一篇完型,十来个语法选择题。十一月到十二月开始有计划的复习语法。此外,每天记一定的专八单词,其实这科词汇考的不难,但这个有助于翻译,所以还是记住为好。专八单词比较反人类,得每天看,记很多遍。
三、翻译硕士基础:132
参考书目:专四词汇
中高级口译词汇(紫白色)
跨考翻硕词条(黄皮)
武峰12天翻译
三级笔译实务
圣才MTI翻硕真题
英汉互译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英汉美文鉴赏(刘士聪)
总共150分,30分的词汇翻译和120分的翻译,英译汉和汉译英各两篇。这门我也不知道怎么考的,成绩还行,我前边30分的词条翻译错了4个。
词汇翻译几乎都考在跨考翻硕词条和英汉互译教程的词汇里面,跨考翻硕词条是一本比较小的黄皮书,得背很多遍,直到里面的每个词条中英都知道怎么翻译才行。中高级口译那本书也得背,但不建议最后冲刺背,因为词汇翻译基本不考这里面的。
翻译的话,词汇很重要,我这人喜欢记生僻词,今年记得有篇翻译里出现了ale淡啤酒,番茄酱 ketchup这种平常容易忽略的实词,所以专四词汇后边的大纲领会词汇一定要好好看。
翻译练习,每天做200-300字左右的英译汉和汉译英各一篇,千万别视译,一定要动笔,平时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这个对最后复习很有用。最开始做经济政治应用文体,顺序是武峰十二天、三笔、政府工作报告、圣才MTI翻译真题(名字是不是这个忘了),然后是经济学人等零碎的双语材料,英汉互译教程。汉译英的话,政府工作报告有些太难,挑比较简单的看,太难的不必深究,实在不会翻可边翻边看。经济学人适合英译汉练习,圣才MTI那本好好练。到最后十天左右以看笔记看译文为主,不过也得稍加练习找感觉。文学翻译比较难,英汉互译教程和英美散文翻译鉴赏里面大多是文学翻译,我没怎么翻,还好去年也没考文学翻译,但不保证今年不会考。
四、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13
参考书目: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或第六版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五版或第六版
法学通论(青色)(法学基本理论,刑法,民法,商法,国际法部分,不会全考)
应用文写作(夏晓鸣,下PDF就行)
高考作文
总分150分。这门也考得不理想,有人考了130+,心痛。财大的百科和其他学校不同,偏向财经,考三本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法学通论,小作文(应用文),大作文。我觉得经济学内容还挺有意思,法学内容可以扫盲哈哈。这门的复习先看真题,有针对性地看书。
宏观经济学,暑假看了第一遍,了解大概。9月之后每月有计划的看一遍,术语解释在最后冲刺阶段背,问答题一般考在课后习题里边,不过今年考得比较难,书中的内容也考了,所以要多看和理解。
微观经济学,比宏观经济学难,但理解透了也容易,复习方法和宏观经济学差不多。
法学通论,这门需要背很多遍,根据自己情况来背,先理解再背,有些术语有规律。
应用文,我最后一两周才开始看,记住常考的应用文格式,没什么好说的。
大作文,经常关注时事,看人民日报评论文章,锐评等。财大作文基本考类似申论的时事作文,当然没申论那么难,总之比较少考话题虚的内容。有年考移民潮、前年二胎、去年网络热词。
五、复试:
参考书目: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专八听力
翻译自己找双语材料
总分220,笔试:听力(80分)+翻译(70分),听力选择题四六级难度(35分),dictation专四难度(20分),学术讲座summary(25分)。
拉开差距的基本是听力的选择题,四六级难度,其他项目比较难拉分。翻译,英译汉和汉译英各一篇,英译汉考的慷慨的经济学这种实用文体,汉译英关于喂鸟器,还算简单。面试没有自我介绍,共十分钟,问了我四个问题,读过什么翻译作品、口译和笔译的区别、是否做过口译、平常有没有做翻译练习。第一个问题我没太听明白,答的不好。有些人被问了八个问题,大概是因为答的时间太短,所以得说多点。面试的时候如果实在不会,想办法找相近的说,切忌不能断。
初试后休息一段时间要开始准备复试了,不用学习很长时间。听力,用那本专八听力,每天做一个lecture和interview,不必太多,但一定要看题写,泛听是找不着那种考试的紧张感的。
翻译,找双语材料材料做,英译汉经济学人,汉译英用三笔或二笔教材。寒假期间也要有计划地记词汇,用百词斩就行,专八专四自己看着办。
面试,这次没有自我介绍,但最好还是准备一下,每年情况不同,关于自己的内容别套模板,翻译心得和经历都行。准备问题的话,喜欢的翻译作品,翻译理论,是否有翻译实践,口笔译区别,归化异化区别,直译意译区别,翻译策略,翻译体会,选择MTI的原因,研究生规划等。新编英汉和汉英那两本书里的内容,面试可能会问到,汉英没有太多内容,英汉那本书好好看。面试的老师很亲切,不用太紧张,分数也不会相差很大,最高和最低相差十分左右。
今年是3月25日复试,去年26号,财大一般都在这几天安排复试,提前一到两天去武汉租房,24号进行资格审核,26到27体检,29号官网出成绩。
生活作息:
暑假之前
8:00起床
主攻翻译,6小时左右
暑假
7:30左右起床
每天6到8小时
9-12月
7:00左右起床
每天8-10小时
最后一个月
6:40左右起床
每天10-12小时
以上只是我的作息,仅供参考,根据自己情况调节从而实现最佳学习状态。中午可午睡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保证精力。
一些题外话:
考研没那么苦,时间过得很快的。注重劳逸结合,在保证学习时间完成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安排。我考研的时候大热的动漫、电视、小说都有看,但记住要有度,学习时间别碰手机,每天都不能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可取。还有就是要有研友陪着最好,自己一个人惰性太大。总之,对自己狠得下心,但也别太苛刻。
考研切忌跟风,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锻炼搜集资料的能力。别做无谓的努力,付出就要争取获得回报。推荐几个APP:forest,百词斩,闲鱼(买二手资料)。微博博主:姚洋,旭东翻译,翻译硕士MTI真题网,人民日报评论。
总结:
初试总分393排名第二,初复试排名第三。其实知道录取结果之后心情很平静,这一年耗得太久了。但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选的学校很好,分数还不错,没有调剂,第一志愿录取,刷人比例也不大。
最后,感谢一直给予我支持的亲人、朋友和老师。祝各位学妹、学弟能够考取自己心仪的学校,加油。
2017年3月30日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欧颖
2017年财大MTI真题
翻译硕士英语
1.Grammar and words,30个单项选择题,一个0.5分,共15分。
2.一篇完形填空,15题,一题一分,共15分。
3.4篇阅读,一篇5题,每个2分,共40分。
阅读有一篇将词汇中对女性和男性的区分
4.一篇英译汉,10分。
5.作文 My View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分
英语翻译基础
英译汉:
1. OECD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
2. Hong Kong and Shanghai Corporate Bank 汇丰银行
3. Brexit英国“脱欧”
4. State-own enterprises 国有企业
5. Consumer preference 消费者偏好
6.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外汇储备
7. Confidante scandal 闺蜜门
8. Merger and acquisition 收购兼并
9. Xenophobic 仇外情结
10. Rust belt 衰退地区,铁锈地带(指美国等已陷入经济困境的老工业区)
11. Cross retaliation交叉报复
12. Witness of the prosecution 控方证人
13. Propose a toast to 提议为……干杯
14. Due diligence 尽职调查
15. nationalism 民族主义
汉译英:
1. 不在犯罪现场 alibi
2. 信用证 letter of credit
3. 通货膨胀 inflation
4. 提单 bill of lading
5. 汇票Bill of Exchange/Postal Order/Draft/Money Order
6. 离岸价 free on board
7. 开证行 accrediting party[财]/issuing bank[法]
8. 平等互利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9. 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10. 附加值 added value
11. 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3. 电子商务 E-commerce
14. 条款 clause/provision
15. 贸易谈判 trade negotiation
英译汉:
第一篇:(出自6月份的经济学人Murder most foul)
The notion of ageless recoveries is counter-intuitive. Finite business cycles seem to make sense: an economy just coming out of recession should have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for investment, for example, which, once exhausted, make the onset of a new downturn more likely. Yet economists reckon cycles need not unfold like that; instead, it is possible for the composition of growth to change even as expansion continues. A booming tech sector might siphon off capital that would otherwise flow to infrastructure or housing. Those industries, in turn, could power growth once the tech boom runs its course. If all domestic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re used up, capital should flow towards foreign investments, reducing the value of the currency and so helping exporters to spur the economy forward. As long as the end of a boom in one sector does not engender self-fulfilling pessimism in the rest of economy, the show should go on.
参考译文:
无休止的经济复苏似乎有违直觉。有限的经济周期看起来比较有道理:比如刚刚摆脱衰退的经济应该有很多投资机会,一旦用尽,就更有可能引发一轮新的衰退。然而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周期未必一定如此展开;相反,即使经济扩张仍在继续,增长的构成也有可能发生改变。蓬勃发展的科技行业有可能吸走本会流向基建或房地产的资金,而后面这些行业反之在科技发展式微后可以继续推动增长。如果所有国内的投资机会都已用尽,资金应该流向海外投资,降低本币的价值,从而帮助出口商刺激经济继续向前。只要某个行业繁荣的终结不会让其他经济领域陷入越来越深的悲观情绪,那么经济应该还会继续发展下去。
第二篇:
Again, smoking cannabis, especially in private, is hardly deemed as harmful to the second individual, unless that individual was persuaded to do the same thing or suffer from the effects of the fume…..
汉译英第一篇:只记得是有关政治的,可是还是在网上搜不到。
“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汉译英第二篇:
中国为种类繁多的菜肴感到十分自豪。饮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要素。中国餐馆在世界各地很受欢迎。然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日益变化,无论是自己下厨还是上餐馆,都出现了全新的饮食习惯。在一些传统的中国菜中,添加了奶酪和番茄酱。城市消费者频繁地光顾一些快餐连锁店,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市场调查显示,在未来的几年里,西式快餐的消费在中国将以每年超过 45%的速度持续增长,而中式快餐店有望增加 15%。收入的不断增长,对国际食品更多的了解,加上超市购物的便捷,使中国出现了更乐于尝试包装及罐装食品的新一代消费者。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冰箱,超市的冷冻食品不断增加,从速冻饺子到炸薯条应有尽有。绿色有机食品也出现在大城市的商店里,但价格可能比传统产品贵得多。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愿每天都采购食品。这使包装食品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随着有车族的增加和新城区的涌现,超市更是日益流行。
参考译文:
China takes great prade in its varied cuisines, and food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restaurants are very popular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Changing lifestyles in China have led to new eating habits at home and in restaurants. Cheese and tomato sauces are being bought into some traditional Chinese dishes. Urban consumers have taken readily to fast-food chains, such as McDonald’s,KFC and Pizza Hut.Market research shows that Western-style fast-food consumption will continue to grow in China, at an annual rate of more than 45 percent in the coming few years, while Chinese fast-food outlets are projected to grow by 15 percent. Rising incomes, combined with greater awareness of international foods and convenient supermarket have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a new generation of consumers who are more willing to try packaged and canned food products. As more and more households own refrigerators, frozen food from ready-made dumplings to French fries, are available in supermarkets. Organic products can also be found at stores in big cities, although they can be much more expensive than conventional. Owing to changed lifestyles, a growing number of Chinese are unwilling to go shopping for food everyday, leading to an increased acceptance of packaged items. Rising car ownership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suburbs are additional factors in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supermarkets.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百科知识与写作
法学部分
法律单选(10×1'):(次序全打乱了)
1.车祸事件中引起继承权产生的条件
2.公司按照法律标准的分类
3.国内国际私法判定的渊源
4.法律体系的概念
5.专属经济区范围,领海(具体得不记得了,复习时海洋法内的那几个范围都记着吧)
6.什么会引起引起法律关系产生、改变、消亡
7.没有权设立地方性法规的有哪些
8.依法治国的前提
9. 依照法律地位,效力,程序等不同可以分类为
10.有立法权的机关单位
法律名词解释:(4×5'=20’)
1.侵权 2.仲裁 3.国际私法 4.要约 5.法学
经济学部分
经济学名词解释2×5'=10’
1.贸易盈余 2.风险厌恶 3.外向型政策 4.滞涨 5.结构性失业
经济学大题4’×5=20’
1.什么是进入壁垒?使企业可以在一个市场上保持唯一卖着地位的进入壁垒的三个来源是什么?
2.考虑以下两对物品:①学位帽和学位服;②埃克森加油站的汽油和壳牌加油站的汽油。以上哪一对物品更可能是几乎完全替代品?哪一对物品更可能是几乎完全互补品?请解释。
3.如果你的邻居雇你为她修剪草坪而不是他自己去做,GDP会发生什么变动?为什么?产出变动了吗?
4.假设美国人变得更加节俭,这就是说,他们收入中用于消费的百分比下降了,用于储蓄的百分比上升了。描述可贷资金市场的变动。经济增长会发生什么变动?
5.通货膨胀会影响我们的收入价值并且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吗?请解释。
小作文 30分
范冰冰在华中师大宣传《我不是潘金莲》被赶出事件,给学校带来很多社会不良舆论,请以华中师大的名义写平面媒体声明。请写350-400字左右的声明。
大作文 60分
韩剧《太阳的后裔》热播,带来了宋仲基“撩妹”,有人用“人家是撩妹,你那是性骚扰”来为“撩妹”去贬义化。现在很多网络流行语,“撕逼”、“搞基”、“绿茶婊”等很流行,引起了社会关注。有人认为这类词不仅不文雅,甚至很粗俗,不利于儿童的教育学习;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些词新颖,活泼,富有时代特征。故,你的看法是什么,请写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