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平江推普”志愿服务团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四)
外语学院“平江推普”志愿服务团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四)
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推广普通话,消除语言隔阂已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一大迫切需要。
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7月17日,由湖南理工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何丹老师与刘萍老师指导的“平江推普”志愿服务实践团队,在东港村刘书记及支村两委的陪同下,走进红色遗址,走访民户并举办总结大会。此次实践调研秉持结合社会主体化与多样化的原则,达到了乡村正音也振兴的预期设想。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时代精神
在刘主任与支村两委的介绍下,实践队员了解到,20世纪初,国内正处于内腐朽、外侵略的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宣传革命思想,刺激了共产党的诞生,也刺激了一位青年渐渐觉醒——那就是张文彬先生。作为共产党抗战主力军的一员,张文彬先生曾多次参加武装起义,为新中国的成立洒下汗与血。虽然张文彬先生早已离我们远去,但红色血脉仍在赓续,时代精神仍在传承,像是一粒种子,张文彬先生的事迹与革命精神深深埋藏在东港村人民的心中。
积蓄青春之力,建立友好关系
参观完张文彬故居后,实践队员进行走访调查并密切配合,围绕日常生活用语,推动现场教学的展开。团队通过方言与普通话互译,以及一问一答形式,提高了村民对普通话的了解程度,建立了实践团队与东港村村民的友好关系。
青年笃志前行,推普声声入心
上午9:30~11:30间,实践团队在东港村村民委员会会议室召开“平江推普”志愿服务活动总结大会,此次活动莅临指导的领导有刘书记及支村两委。实践团队通过提前筹备规划,向当地村民展示实际生活用语、绕口令、有奖竞答等生动教学形式。最后,在团队的密切配合,以及村民的热情参与下,此次实践活动在雨过天晴中画上完美句号。
普通话作为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在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圆满完成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但离推普的最终阶段目标仍有一段距离。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语文素质,本团队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埋头苦干,为推动普通话的宣传与普及,也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责编/陈冰 初审/石红芳 终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