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以本为本启新程
【辉煌十三五】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以本为本启新程
“十三五”时期,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三个为本”的办学理念,承守内涵建设的本质,保持严谨务实的优良教风和学风,并从国家教育改革的大势、人才培养的趋势和学校建设的态势中汲取新观念,尝试新模式,聚力于部门的合并和学科融合,最终实现了学科专业的全面发展:英语专业被认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成功获批翻译专业硕士授权,并与中国语言文学共建博士授权点。
着力引进和培养拔尖人才,突破学科建设瓶颈
2015年之前数年,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面临着学科建设严重滞后的困境: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结构出现断层。整整十年,才引进1名博士,而这期间学院几乎每年都有高级职称教师退休。科学研究多是单打独斗,基本没有形成团队,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整体不高。因为高层次人才和成果匮乏,学位点的申报让我们总是望而却步,蹙然兴叹。“十三五”期间,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学院充分利用学校“创大升博”的机遇,坚持把队伍建设当作学科建设的核心,以真诚和热忱吸引省内外优秀人才,鞭策和支持在职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稳步推进学校“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青年教师博士化项目。
外语学院英语公众演讲教学团队正在组织教学研讨
通过不懈努力,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学院新晋教授3人,副教授5人。引进学术顾问1人,新增博士6人,在读博士10人,还有多人出国访学或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学院已有教授9人(含校聘教授1人),副教授24人(含校聘3人),高级职称占比36.7%。专任教师中博士与在读博士共22人,占全院教师24.4%。学院师资职称和学历结构均得到显著优化,科研团队开始集成,其中形式语言学创新团队已在省内外产生影响,这一切为学科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学院创新性地制定新的科研支持和鼓励政策,科研重现蓬勃发展势头。五年来,学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实现了本学科方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新增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课题24项,省社科评审委课题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数在同类高校外语院系中处于领先地位。五年来,学院教师一系列重要成果先后发表在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语言科学》《外语研究》等国内外重要专业期刊,在厦门大学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等百佳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
人才队伍与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自然促进了学科平台建设,而学位点则是这一环节的关键。“十三五”开局之年,学院就获批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培养点,从而实现了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提升。首届招收7名研究生,迄今共计招生83人。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学院终于成功申报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学位点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新文科”建设精神,在翻译专业硕士点申报及其培养方案制定中,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学科融合式联合培养的构想,实施“英语翻译+其他学科专业(化学化工/中国语言文学/国际贸易)”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我校强势学科资源,突出“新文科”人才培养特色,为申报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学院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准备和与中文学院共建博士点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推进,各个学科方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基本满足条件,学位点申报所需科研成果已经按人分解,相应配套鼓励机制已经制定。随着学院研究方向的凝练、科研团队的集成、科研平台的搭建,可以期待,在很快的将来,我们必将在学位点建设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契合时代要求,积极推进专业建设
首先,坚持“学生中心”和“产出导向”,认真打造“金课”,全面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十三五”初期,院长汤卫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系统阐释了自主学习、讨论式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依据、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具体的操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以知识分类和相应教法为切入点,构想出了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迁移理论,提出了“自主学习--讨论式教学--形成性评价”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改革为实现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灌输课堂向研讨课堂、终结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全院教师普遍认同该教学模式,并且认真实施。随着该教学模式的推进,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协调发展。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奖教师合影
基于新的教学模式,学院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课程改革、以及教学竞赛,不断把教学改革工作引向深入。“十三五”期间,学院获省部级教研教改课题立项13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名师课堂2项,多门课程获校级优秀网络课程和校级精品研讨课程,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李香、黄慧雅、湛朝虎、余凤梅、谭实老师荣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并被湖南省教育工会授予“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称号,这在省内外语院系中都是少有的。教师在其它全国和湖南省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思政竞赛和信息化竞赛中也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
学院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课程改革、以及教学竞赛,不断把教学改革工作引向深入
其次,紧扣时代脉搏,强化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彰显专业特色。一是籍由2016年版培养方案的修订,精心打造文化课程模块,开设了“中国思想经典”“全球化与文化身份”等10余门必修和选修文化类课程,使学生在认知层面融通中西文化。二是采用英语讲授中国思想与文化课程,组织英语演讲和跨文化能力大赛,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描述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英语表达能力。三是深入屈原文化研究基地或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和出国交换学习等途径,培养学生在真情实景中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意识与能力。2018年起学生连续三年在跨文化能力大赛全国赛中荣获亚军;蝉联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团体一等奖;获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国家级创性学习项目5项。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谭实(右)获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再次,重视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一是加强校地合作,构建依托地方、服务地方育人机制。积极参与“国培计划”,为湖南省培训500余名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聘请岳阳市资深教研员、中学骨干教师15人深度参与师范生实习、实验和学位论文撰写;深入屈原文化研究基地或岳阳自贸区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外贸翻译服务。二是协同涉外企业育人,构建互惠共赢机制。与传世嘉业等沿海5家知名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推进学生培训、实习和就业一体化;与涉外企业共建商务课程3门,促进学生无缝对接外贸实务;成功获批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三是协同国外友好大学育人,构建多元合作办学模式。与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加拿大拉瓦尔等9所友好大学开展合作,实行“本科生交换”“本、硕连读”“暑期赴美带薪实习或文化考察”等项目,近两年还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招收8名学历留学生。
外语学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三等奖
最后,精心组织学科竞赛和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基于OBE理念,学院高度重视以学生主体,产出导向的各类创新性实践活动和竞赛。采用创新协同的管理模式,将考赛组织培训、教师科研学生科研、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成果奖等工作协同管理,实现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学校代表队获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一等奖
“十三五”期间,我院学科竞赛成绩骄人,业已成为湖南省外语界一张靓丽的名片。英语演讲比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团体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个人一等奖9项。跨文化能力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大学生研究性项目共获得国家级立项5项、省级立项10项,校级立项50余项。同时,学院有重点的、有策略的指派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团队和“三下乡”特色团队。将学生项目与专业交叉结合、培育、指导。学院取得了突破性成绩,获2项团中央项目,1项团中央优秀实践团队(提名),2项省级“三下乡”优秀团队。另外,我院还成功举办了外语文化节、戏剧之夜、迎新杯辩论赛、新生才艺大赛等具有本院特色的品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改革管理机制,激发办学活力
5年来,加强资源整合,实现1+1大于2的合并效应。2018年,学校决定对原外语学院和公共外语教学部进行合并,组建新的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那么合并后能否促进办学实力的提升呢?最为重要的就是确立本单位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同时支撑学校的创大申博目标。然后要求在工作安排和利益分配时都要服从这一目标。于是班子成员分工打破院部界限,实行分工交叉;教师教学和竞赛指导打破公共外语、专业外语和南湖外语的界限,实现任教课程交叉、竞赛团队兼容;还让公外教师参与本科生论文指导、班主任工作和研究生培养。这些措施使全体成员围绕学院发展目标,团结一心,做事成事,产生了很大的融合效应。学科专业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学院连续两年被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5年来,顺利完成分配方案改革,影响深远。为激发办学活力,落实学校精细化和民主管理的要求,2020年我们制订并实施了《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绩效分配方案》及其附件《履职绩效档次条件》、《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教学、科研奖励细则》,创造性地将学科专业建设核心指标和学校创大申博重大任务按权重分解到不同职位,以此作为教师完成履职保档的基本要求,超额完成晋档,末完成则降档。这种改造从根本上打破了学校先前以职位定津贴、只晋级不降档、容易助长得过且过作风的分配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以绩效为本、灵活流动、催人奋进的绩效考核办法。与分配改革相配套,学院改组了院学术委员会,新建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绩效考评委员会,促进管理下移和重大事务民主决策。这些改革必将对学院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创新思政工作,落实立德树人
把立德树人放在思政工作首位。强化思想引领,注重立德树人。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立德树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责任担当。十三五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分党校被评为学校“先进分党校”。学生党支部连续21年坚持开展“我是党员听我说,我是党员看我做”主题实践活动,该活动被学校评为党建实践创新重点项目,学生党支部获党建工作“示范工程”项目“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教师党员何丹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学生党员梁红艳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韩新艺被评为湖南省“最美共青团员”,曹冰菡、肖丽莎等2人被评为“湖南省百佳大学生党员”。
思政工作方式活才能载体新,载体新才能影响好。学院通过“榜样力量”等平台开展思政工作,引导师生从典型人物和榜样事例中汲取营养。近年来,英语公众演讲教学团队等8个团队及个人入选最美理工•团队和最美理工•人物。2014级学生梁红艳与学院校友、岳阳市岳阳楼区望岳小学外语教师朱群参演《变形记》“互换身份”,真实再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优良品格,描绘了一幅教学相融的动人画卷。“今日头条”、湖南经视等媒体新闻纷纷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外语学院runner志愿团队前往学院路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除了丰富思政工作载体,增强思政工作活力,学院还不断加强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强化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工作,科学规划、精细组织,组建了情系湘楚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屈原文化宣传团队、“一带一路”丝路新貌实践调研团队、“一带一路”中国形象专项调研团队, “情系湘楚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团队收到团中央表扬信,被认定为国家级“优秀实践团队(提名)”。曹晴等2名老师被评为湖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韩新艺获湖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大学生英语协会连续3年被评为湖南省“百优学生社团”,获湖南省大学生社团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百强社团”,朱春英被评为湖南省百优社团“优秀会长”。
“十三五”时期,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紧跟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牢牢把握学校“创大升博”的历史机遇,全员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强化内涵建设,锐意创新,努力突破多年来的发展瓶颈,终于成功迈上了学科专业建设的新平台。如今已进入“十四五”新时期,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凝神聚力,努力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