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mni Relations

来稿选登

栏目导航 

【湖畔随笔】朝语22-2BF赵安琪:记忆的针脚

2023年12月31日 13:06  点击:[]

记忆的针脚

2022年进入湖理,至今已经过去一年有余。不经意间发现校园里到处是记忆的针脚,它们共同织就了我与湖理的故事。

第一个针脚,位于2022年10月8日的湖理南院大门,这一针,父亲与我共同落针缝制。父亲从浙江一路将我送至湖理的门口,以往沉默的他却一反常态,一路上都在努力找共同话题与我交谈。在车上小憩醒来,发现身上披着父亲的外套,转头一看,他静静地深深地望着我,用目光反复描绘女儿的模样,也许他早已这样做了千百次,而我却对此一无所知。他将行李递至我手中目送我走进湖理大门时,第一针落下,带着离别的惆怅、泪水的苦涩与迎接新生活的兴奋忐忑,我知道我这艘小船要离开避风港独自在大海中航行了。走进湖理,我顾不得认真看看未来四年的大学校园,若有所感地回头望,父亲的身影仍停留在门口,他像尊塑像钉在那儿。父亲的目光连接着我,这是我们之间血缘结成的线,这线可真长啊。落下第一个针脚的我拖着线继续行走,继续生活。

第二个针脚,隐藏在2023年5月3日的春晖园中,这一针有太多人一同缝制。临近清明时,朋友圈里逐渐出现了清明果的身影。但是由于清明果太脆弱天气又炎热,寄到湖南注定它不是烂了就是变味了,我就算再嘴馋也无法吃到。思乡心切的我五一假期回了家,外婆立马打电话来喊我回去吃清明果。

“外婆,可是清明节已经过了呀。”

“你不是想吃吗,当然要给你做,好不容易回来一次。”

外婆和她的几个姐妹忙活着,我也坐下帮忙一起包清明果。她们操着我已不会说的方言,努力用味道留住我对家乡的记忆。已经年过七十的外公甚至还上山挖了最嫩的笋来做清明果的馅。假期结束,我带着一整篮的清明果回到了学校。清明果加热后风味更佳,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清明果带到春晖园,想花钱借用一下食堂的蒸锅加热,本以为会被拒绝,结果春晖园的叔叔阿姨们却一哄而上包揽了加热清明果这件事,有人去加热蒸炉,有人去帮我拿盘子,有人好奇地问我清明果是用什么做的,他们拒绝报酬,也不肯收下我的清明果,只是笑着看着我们这群学生围在一起吃清明果。在春晖园把清明果分给朋友们,此时的清明果跨过了几百公里,热腾腾的,满载着外公外婆的爱和春晖园叔叔阿姨们的善意,听到朋友们夸外婆包的清明果好吃,心中那股离家的不舍也被冲淡了些。相隔千里,但我仍然能够品尝到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沉甸甸的,酸胀的心依然被爱抚慰着,这爱来自春晖园,来自浙江,来自朋友们。家乡的外公外婆、春晖园的叔叔阿姨、我和我朋友们一起织就了这个巨大的清明果形状的温暖针脚。

一年多过去,针脚细细密密,有大有小,有泪水亦有欢笑。停泊在南湖的小船经历过晴空万里,也经历过狂风骤雨。小船要继续划着断桨前行了,一切都正在发生,故事还在织就。

--朝语22-2BF赵安琪

上一条:【湖畔随笔】英语21-3BS周娜:我与湖理的故事 下一条:【湖畔随笔】英语22-2BS易晓蕾:我于湖理驻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