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卫根院长在2016年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中的点评发言

2016年12月23日 00:00  点击:[]

2016年全校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

专家点评发言:汤卫根教授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非常感谢教务处为老师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和讨论的平台。刚才三位老师的教学和发言都非常精彩,在这里我想针对外语学院余凤梅老师的教学作个点评,顺便也谈谈我对研讨式教学的初步认识。

余老师展示的是商务英语课的教学。商务英语教学不同于普通的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任课老师既要懂英语,又要熟悉商务,教学中还要综合处理好英语语言、文化、商务知识和综合应用的关系。在余老师的教学展示中,虽然没有讲英语词汇、句法和篇章分析,但她的教学以商务知识为依托,通过全英文讲授、课堂英语互动和写作任务设计,强化了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在讲授商务知识,讨论消费者购买动机时,她向学生介绍了西方人本主义的重要学说—马思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级。这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一种文化输入。随后她将这一理论引入市场营销,让学生据此进行营销案例分析。所以,整个教学设计非常合理,巧妙达成了商务英语教学四个要素的平衡和有机统一,很好地体现了商务英语课的教学目标和特点。顺便告诉余老师:商务英语的教学,不必拘泥于商务和英语之间的熟轻熟重,教师完全可根据学生英语基本功和文本难易度灵活调整。在教学方法上,余老师总体上采用的是讨论式教学法,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同时也采用了情境设置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在导入时,她通过使用化装品情况的调查,设置了一个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商务情境,然后顺势提出一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怎样帮助消费者认识到自己的潜在需求并产生购买冲动。这也是该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经由案例分析解决问题,达到营销目的。由此看出,各种方法的运用非常恰当有效,转换也非常自然灵活,体现出余老师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当然,余老师的优秀还体现在她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标准的语音语调和流畅自然的表达。

但是,由于展示的时间非常有限,余老师无法引导学生运用马思洛的理论,探讨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显得不够紧密,而且没时间让学生作连续性的、比较有深度的发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讨论式教学应有的思想性和学术性。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富于思想并善于表达思想(包括中英文的口笔头表达),在我看来,是我们人文学科,乃至经管法学科高素质人才最本质的特征。而培养这种人才的一个特别重要途经便是研讨式教学。你们中有人也许已注意到,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对话录》到孔子的《论语》,从基督教《圣经》中耶稣对门徒的传道到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些先哲的思想产生与传承无一不是对话体和讨论式的。由此可见,唯有对话和讨论才能喷发真正的思想火花。目前,研讨式教学已是欧美高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形态。我想这也应该成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这种教学法要求教师教学以“指导”为主,让学生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把更多时间让给学生思考、讨论和表达思想。事实上,那些我们在课堂上满堂讲授的“知识”,学生都可在书本上、网络上找到,他们自己读来,印象会更加深刻。而在研讨式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便是课前布置阅读任务,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检测学生的阅读、围绕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或让学生做PPT报告。最后,教师点评、讲解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和答疑。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我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课堂深切体验过的。所以,2010年,我一回到外语学院,便从加强形成性评价入手,大力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研讨式教学,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性,渐渐地这种教学改革开始有了成效。在近年湖南省组织的教师教学竞赛中,我院有3位教师先后获得一等奖。先是李香老师,去年是黄慧雅,今年又有了余风梅,明年我们希望再创辉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