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维护好课堂秩序

2016年06月03日 00:00  点击:[]

编者按:学校《教学情况月报》(2016年第4期)刊登学校教学督导团督导谭先锋的文章《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维护好课堂秩序!》,对任课老师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老师们一读。

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维护好课堂秩序!

在听课过程中,多次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喉干舌苦,

而一些学生却在下面置若罔闻,或埋头玩手机,或窃窃私语,或伏案大睡。对

此,有的老师却视而不见,不发一言,不置一词,“管你听不听,我自照念经”。

每每看到这种情况,令人叹息不已。

课堂纪律不好,老师无所作为的原因,无非一是不想管,二是不敢管,三

是不会管。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认识上、职责上、方法上来厘清。

首先,要明确教师的责任。一些老师之所以不想管,其实是对自己的职责

不明。有的老师认为,我的任务就是讲课,至于听课是学生的事。这种把教和

学分割开来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和手段构成的,缺少哪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系统的教学过程。教和学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关系,尽可能让学生

学懂弄通,教师才算尽到了责任。既然如此,老师对于无视课堂纪律的现象怎

么能听之任之呢?即便有的学生不求上进,也不可轻言放弃啊。

其次,要克服老好人思想。维护正常的课堂秩序,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

求。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既是教师职责所在,又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的需要。据说教学评价时,需要听取学生的意见,有的教师担心结怨学生,带

来差评,以致不敢大胆管理。这种想法也是片面的。我们应当相信大学生的是

非判断能力,绝大多数学生是通情达理的,真正是正当、合理的要求,他们是

能接受的。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有的老师之所以学生评价不高,问题常常出

在老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上,而不是严格要求上。

再次,也要讲究方法。严格要求,不是动辄发脾气、训斥,而是要讲清道

理。对大学课堂的管理显然不能等同于中小学,但必要的提醒、警示、批评和

劝诫是完全应当的,也包括正确公平地运用成绩评价手段。当然,有的同学确

属过于疲劳、身体不适、基础太差等,老师也要主动关心。为了从根本上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加强课外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明

确学习目的,了解培养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遵守纪律,尊重教师劳动。

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工作部门在这方面显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去,人们常常把课堂纪律

的问题的都归咎于老师讲课的水平和方法这一方面,认为只要老师讲得好、吸

引人,学生自然会认真听,在这里老师完全成了被动的一面。其实不然。教师

除了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必须克服消极被动态度,大胆

管理。上课不可能像听说书、讲故事、看表演那样吸引人。教学过程是传授知

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

系统工程。教师既是这个系统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又是这个系统的管理者和组

织者。严密、有序、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善于管控教学氛围,维护好课堂秩序,既检验着教师的职业责任,又直接影响

着教学效果,绝对不可勿视。(谭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