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随笔】李宛霖:《成为波伏瓦》读后感
《成为波伏瓦》读后感
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社会上对于女性话题的讨论愈发高涨。这让我想到了高中时期看过的一本人物传记——《成为波伏瓦》。或许理解波伏瓦,也是女性理解自己的一种途径。
我想,如果现在让我再次读起这本书,可能与这本书产生共鸣、引起共振的地方会更多吧,毕竟自己不同阶段的想法和思考的确和她,和这本传记里的波伏瓦有着交叠和遥远的相似性,尽管她在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我不是完全认同的。因为可能传记的书写者在用文字再现某个人物和一段历史的时候,也是带着自己和所处时代的倾向性。
我们很难想象,在那个视结婚生子为女性归宿的时代,19岁的波伏瓦却如饥似渴地阅读哲学,并梦想着从中找到一种她可以身体力行的哲学理念。在她身上,你总能找到现在看来仿佛不应该出现在那个时代的女性身上的一些特质。她教会我,我就是我自己,我应该有我自己看待事物的态度,应该有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措施。在她的日记里,波伏瓦叮嘱自己:“不要做德·波伏瓦小姐,要做你自己。不要去追遂外界强加给你的目标,不要去从既定的社会结构。对我有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这样就可以了。”书里还提到,做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个自己,做自己意味着,要在一种不可逆转的“成为”的过程中,与同样在改变的他者一起不断改变。这些文字有着惊人的力量,它们躺在书中,却仿佛一双大手在背后推着我,让我作为一名女性,也能够勇敢的面对生活,活得洒脱。
除此之外,我认为波伏瓦对待爱情的态度也值得我们深思,在爱情里她想要的是:“一种能陪伴我一生,而不是吞噬我一生的爱。”在她看来,爱情不应当使生活里其他一切都消失,而应该为生活锦上添花。的确,作为一名女性,只有内心足够强大,达到一种平衡自洽的完整,别人才不会在你身上看到任何其他人的影子。是单纯的欣赏你整个人,是两个独立的灵魂了解彼此后的共振。不是掠夺、不是侵占,而是共存。
最后,愿每个女性都能独立自由,不留余力地爱自己和爱别人,尽情地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