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自有诗和远方

2016年05月11日 00:00  点击:[]

本心自有诗和远方

英语15-6BF 殷悦

百花飞落,万籁俱寂,佛祖拈花一笑的瞬间是世间大美,是本心与天地相交的惊心动魄。世人对美景的渴慕是古今永恒的追求,昔日的桃花源与今日的诗和远方的田野不谋而合。然而二者从来不在远方,也不须苦苦追寻踏破铁鞋的劳累,它在每个人的内心,在最深处的那一片本真的净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法而不议,圣人者,所以变我之心者以达天地之理也。”面对楚国相位,高官厚禄,他持杆睥睨,弃之一笑,于茫茫天地间追寻天地之理,人生之义。曳尾于涂中,他自怡然;化蝶于梦中,他自悠闲;落日冷松,他自当好景。即使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也丝毫不改变内心的追求。庄子踏着万里桐花,心如澄练秋水,身如不系之舟,在名利的岸边渐行渐远,向本心的彼岸越来越近,那一片无涯之海于他便是诗与远方。

“红杏深花,菖蒲浅芽,平原麦垅,翠波摇翦翦。”他是“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一人”的天才。功名于他,有如探囊取物;钱财于他,也是唾手可得。可他,却偏偏选择做“慈祥端正,弊绝风清”的追求者,选择做“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的性情中人。一生清贫,仍指书笑曰:“有此不贫矣。”汤显祖,一生清淡,两袖清风。面对充斥官场的名利奢靡,他选择了后退,退到自己淡泊却充实的内心,靠近自己淡定从容的向往。那默默情深浅斟低唱便是汤显祖心内徜徉的田野。

“不困于心,不乱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名利双收,放下;舆论侵扰,扔下。他选择于一小针栖居十余年,每曰“读无用之书,饮无用之酒,作无用之诗,忠无用之情,终成无用之人。”然而可真无用,不过是不争不抢罢了,一处生灵瓜果之地,一束静谧微光之居,周国平寻向而来,执情而往。

十丈软红,纷纷扰扰,漫漫紫陌,纵横交错。所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皆在自己的内心。心内纯美,万物皆美;苦苦追寻,万物都为所累。何必去追逐远方的诗和田野,在心内筑篱而居便是最美的天地。或许生活最纯真的质地就是简单,山在,树在,大地在,岁月在,你在,就是最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