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旧事

2014年03月10日 00:00  点击:[]

北镇旧事

一缕缕青春未尽游丝逸,忆悄悄落叶纷飞初雪催

思柱柱年华待梦花意满,叹轻轻昨日书刻心无痕

——题记

北景港镇,这个我生活了19年的地方,在我心里一直都是那么的不起眼,就像一粒悬浮于空中的尘埃,一阵微风能轻易地将其从人的记忆中吹走。但记忆的奥妙之处就在于,在回忆中远比身处其境要看得更清。一丝一缕,都会把你从无论多远的地方拉回故乡。

一直一直,我所想的都是离开这个土气和灰败的小镇,越远越好,此生不要再回来才好......也许这就是人人所说的故乡是回也回不去的地方,对这个地方,有过幻想的破灭,有过对人情世俗的厌恶,但也有过记忆温润花开的时刻。

一棵棵偌大的梧桐在那条石子路的两旁,从浅青到深绿,从泛黄到枯萎凋零,春夏秋冬,时光不散,落叶不尽。那巴掌大的梧桐叶曾铺满了一地,和小伙伴们手牵手,踩在上面“嘎吱、嘎吱”的清脆响声,让我们欢喜不已。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晴雯撕扇的那节,我想这世间万物的声音各具奇特,个人爱好也有所不同。那时全然不知撕扇的声音也会有人喜爱。我们独爱的踩落叶“嘎吱”声,承载了童年的天真趣味,声音至今能萦绕在耳际,就像一个长长久久的梦,时时回味,不肯醒来。那时的我们,来不及去悲叹深秋的残忍,来不及为枯叶崩碎的一瞬间而感伤,只有互相追逐的嬉闹声和落叶的私语声温暖了记忆里的深秋。

秋天,真的就好像是由万千落叶飘零而成,于是古人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遥想。一叶一世界,从一片落叶中看到整个秋天,自然界的物语在潜移默化中澄净了我们的心。而人,作为自然界的智者,长着一颗温热跳动着的心,却无时无刻不在摧毁或重建着这个世界。

曾经,有一条条用砂石铺成的路,无论是通往柴米油盐的小店还是生机盎然的田野。一步一个小脚印,不深不浅,路人三两个,脚痕错落有致。偶尔雨水浸润着这片微小的土地,偶尔使路边一朵两朵或蓝或紫的野花开放;房子也是稍旧的小瓦房,偶尔有一群小楼房伫立在那个记忆中的年代,显得陌生又遥远。还记得当时我住的庭院里有十来个孩子,楼上楼下,放学后便一哄而出,时不时的嬉闹声总是与午后大树上的蝉鸣为伴——“知了、知了”不会让人觉得厌烦,而是躁闷夏日里的一丝惬意的清爽。庭院里有一片小树林,偶尔树上会挂着几条毛毛虫,让我们不敢轻易出门。现在想来,不再害怕,也许它们也在荡着秋千,享受这午后的独特时光。那时的日子是美好的,天晴时在阳光下奔跑,下雨时在雨中嬉戏,雨后等待着“彩虹仙子”......记得有那么一两次,我是看见了家乡的彩虹的。

回忆,是有味道的。在小镇,所有人都知道有个小馆子的面味道鲜美,我从小学到高中,不间断地去寻找这种鲜美的味道;街道两边,会有卖自制麻糖的小商贩,还有吸引人的手工动物糖果,白白静静、入口即化的棉花糖,这是记忆中甜甜的味道;上学时间匆忙,骑着脚踏车停在路边, 买一碗炒米粉,来一个烤红薯,香香地吃完擦擦嘴骑车而去,这种味道富有饱足感,不是油腻的厌恶,而是饱足了的满足......各种味道,留在回忆里品味,如今却很难再找到原味的感觉。

现在,记忆总是习惯被时光掩埋。难以回味的不是这个小镇没有了树的落叶、小径的路、瓦房庭院、一群群的小朋友、各种食物,一切都变得那么丰富多彩。只是当初的感觉已被这个充满欲求的世界所充斥、排挤......路已不是以前的那条路,房屋也不再是以前的那座座庭院,也难以有人懂得落叶飘零的美,知了鸣叫声的响彻心扉......一切的一切都似乎不再是以前的一切,小伙伴们也各自分离,各居其所。除了田野的小径带有花草香和泥土味,所有的路都成了宽敞整洁的水泥路街上店铺老招牌也不断更新,老板也大都换了人......放眼望去,一座座新楼房高耸着,陌生了这儿的天空,淡化了小镇的记忆。

我会怀念从前的家乡,更会怀念从前的那些人,从前的那个天真快乐的自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我身边伴我成长的亲人,一些长大了后想要珍惜的人,以及那些没有一路走到底的路人......现在,我不再舍得离开这个小镇,即便是幻想一次次地破灭,也舍不掉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人的温情。如今,我明白的是回忆里会看得更清,其实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犹未尽。我永远都怀念旧的味道,追思过去的时光。这种味道是我在漫漫人生路上一直要追寻的。至此,以一首我喜爱的小诗来重温当时的感受: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并肩坐在桃树下,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13级师范1班 晏妤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