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随笔】喻湘平、邱月:向钧——所凭在忠诚

2022年07月03日 17:15  点击:[]

喻湘平、邱月:向钧——所凭在忠诚

岂不畏艰险,

所凭在忠诚。

何时达遥夜,

伫见初日明。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吴筠的《舟中夜行》,讲的是忠诚不在说得如何,而在于实际行动,而这也是向钧烈士的真实写照。今天是我们“湘传‘向’道,民族‘钧’魂”向钧故居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三下乡”志愿服务的第二天。

一大早我们赶在日出之前起床前往望湖村村长家,那里也就是最终墙绘目标地点,负责墙绘的团队成员早已构思好了墙绘内容,趁着太阳公公还未出现,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开始了最基本的形状勾勒。望湖村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村民勤劳善良,村长热情质朴,邀请我们和老师同去家中共享丰盛早餐。早餐过后,团队成员兵分两路,分别前往向家镇镇上向居民分发早已准备好的向钧红色文化调查问卷,进行文化调研;另一小队则留在望湖村继续进行墙绘勾勒,争取勾勒出基本形状后进行填色工作。

成员积极绘制墙画线稿

 

成员对向家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上午十点半,团队指导老师黎老师集合团队全体成员,前往向钧故居去亲自感受向钧烈士坚贞不屈的革命奉献精神,怀着敬仰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历史久远的向钧故居,近距离感受一代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组织同学们学习难能可贵的向家家风。向钧故居负责人——向钧烈士的堂侄向弟良亲自带上设备为同学们讲解向钧故居故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向家、杨家及毛家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整个讲解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向家家风中“男女平等”的思想,要知道即使是在当代,有一些家庭还是难免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可是早在一百多年前,在向家这样的书香门第,却早已将男女平等作为家风来宣扬,坚持将家中儿女全部送入学堂接受教育,最终培养出了无数个像杨开慧这样的革命英雄,为中国近代史的革命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向钧烈士对于共产党事业的忠诚是有目共睹的,据向馆长介绍,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蔡和森曾高度赞扬向钧是“湖南革命事业中最活泼、最年轻、最热烈的共产党人”,李维汉于1982年12月13日的题词中写道:“向钧同志是艰苦卓绝、坚贞不屈的模范党员!”,毛泽东主席在致烈士叔父向明卿的亲笔信中也赞誉向钧为“是一个忠实能干的同志”。然而这样忠实能干的向钧烈士为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牺牲时年仅22岁。

向馆长为成员们进行讲解

成员们参观向钧故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主席的一句词来形容向钧烈士最贴切不过,今天向钧故居的参观使我们受益匪浅,在如今的岁月静好里,是先辈曾经的负重前行和英勇牺牲,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我们更要铭记心中!

 

责编/陈冰 初审/石红芳 终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