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随笔】王庄慧、张蕾:少年无畏,甘于奉献

2022年07月05日 18:01  点击:[]

王庄慧、张蕾:少年无畏,甘于奉献

“选择奉献,是因为社会需要我们;选择给予,是因为人民需要我们;选择三下乡,是因为责任和使命。”向钧烈士为了党和人民在22岁的青春年华就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我们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的新时代青年又有何托辞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呢?

今天是我们“湘传‘向’道,民族‘钧’魂”向钧故居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三下乡”志愿服务的第四天。在前三天团队成员夜以继日的辛勤努力下,我们的墙绘以及文献翻译工作已接近尾声,同时也在今天迎来了我校团委和外语学院老师们的慰问和对此次三下乡成果的检验。

在前一天得知老师们将前来慰问的消息时,我们内心其实五味杂陈。作为学生,见到阔别已久的老师们是期待和开心;作为“湘传‘向’道,民族‘钧’魂”团队的成员,得到对作品和成果的肯定则是我们的心之所向。

老师们参观学生住处

老师们的第一站便来到了我们的住处,详细了解了居住环境和基本生活条件,还为我们带来了饮料和水果等慰问品。老师们的细心叮嘱,不但让我们的内心倍感温暖,也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更加充满热情与信心。

离开住处后,队员们与老师们、各级村干部一起参观了向钧故居,有了之前向钧故居馆长的生动讲解,我们对于向钧故居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认知,这次参观由团队指导老师黎老师以及喻湘平等同学为大家带头讲解,黎老师以及各位同学们引经据典,谈笑风生,生动讲述了向钧烈士以及杨开慧等烈士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感人故事,让学院领导、老师们深深感受到了向钧故居的魅力与精神。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自身也收获良多,也又一次加深了自己对于向钧故居的印象。

学生们为老师讲解向钧故居

短暂的休息过后,我们趁热打铁,立即召开了“挖掘红色资源,实现乡村振兴”的座谈会。会议上,老师以及各位村干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感谢与祝福。我们作为此次三下乡活动的主要成员,不仅仅收获了实践经验,还收获了老师、领导们的认可与鼓励,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激励和回报。会议上,向馆长还说了一句话,让我们印象尤为深刻:“韶山养育了毛泽东,板仓培育了毛泽东,而向家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确实,向钧故居作为革命早期重要的活动地点之一,影响了许许多多包括毛主席在内的优秀的革命先烈。这种厚重、伟大的精神风貌也深深地影响着现在的我们。

司念伟书记致辞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更应该感受这一种伟大革命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知理性、懂担当的时代青年而不懈奋斗!为爱国求智慧,用敬业报中华,有血性做豪杰!


责编/陈冰 初审/石红芳 终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