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随笔】杨扬:“觉”时代之艰,“醒”青年之魂
“觉”时代之艰,“醒”青年之魂
——观《觉醒年代》有感
打开《觉醒年代》一书,仿佛历史的指针回拨了一百年,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黑暗绝望的年代。
百年前的中国是何等模样?内有军阀割据,外有列强欺辱,贪污盛行,外债不断,致使经济不振,民不聊生,国家支离破碎,动荡不安。就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一大批有志青年纷纷站起,联合起来,声嘶力竭地奔走呼号,只为唤醒沉睡的民众,只为挽救危亡的中国。我们称其为——觉醒者。
中国的未来在哪?中国还有救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失败让这些觉醒者们意识到技术、制度上的变革都不能救中国。在这时,有人站了出来。他说,要想救中国,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就是陈独秀,他带领一批觉醒者们创办《新青年》,解放人们的思想,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这是李大钊先生在日本留学之际挥笔写下的《青春》。他深感国家危亡,毅然归国。他说,要想破开陈腐的旧社会,就必须要解放青年学生的思想。因而,他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以此来启迪国人思想,打破旧思想的枷锁。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有这样一位觉醒者,三顾茅庐,终于让陈独秀决心到北大任职。他就是新任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此后,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在这样的学术氛围影响下,一大批青年学子陆续觉醒。
邓中夏、刘半农、赵世炎......一个又一个青年站了起来,他们意识到了国家处境之难,时代条件之艰,决心为挽救危亡中的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我想,觉醒者们是痛苦的。因为他们要以自身微弱的力量对抗强大的世俗,他们更想为中国寻找一条救亡图存之路。然,这又谈何容易啊!犹如针尖对麦芒。他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不断碰壁,不断失败。
觉醒者们也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为践行互助论的思想,践行心中的共产主义,陈乔年、陈延年等青年们成立工读互助社。为实现他们心中的大同,他们甚至与家庭脱离关系,起早贪黑,磨豆浆蒸包子来养活自己。
觉醒者们更是伟大的。他们为理想而奔波,为众生利益而奔波。他们先行觉醒,为了国家利益不畏艰辛、砥砺前行。他们用滚烫的热血、顽强的意志为中国寻找到了一条出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他们的铿锵誓言。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如今的中国国力强盛,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然如此的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君不见,抗疫期间,无数年轻医生写下请战书,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君不见,科技领域,95后天才少年曹原弃美回国,用所学知识为祖国科技发展突破层层关卡;君不见,撤侨途中,无数青年军人冒着炮火的轰炸,不惧险阻给人们带来了一艘艘生命之舟。正是因为有无数个这样的青年,他们用略显稚嫩的肩膀托起祖国前行,才有了如今的盛世中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与机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上。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冠疫情还未平息,大国博弈却日趋激烈,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身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我们,又该如何在时代的经纬上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呢?
习主席曾有言“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荣光属于青年。”斯言诚哉。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今山河虽已无恙,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依旧艰巨。吾辈青年既已“觉”时代之艰,更应“醒”青年之魂。站立潮头,勇担时代重任,不惧荆棘险阻,以爱国之热血,燃青春之风骨!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爱国之路,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更愿,以寸心寄华夏,待终有一日,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外语学院 英语21-5BF杨扬
联系方式:1557500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