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随笔】胡仕琪:字斟句酌,至善穷理(六)
胡仕琪:字斟句酌,至善穷理(六)
今天是“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青年婚育调研社会实践团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二天。在实践前期,我们的工作任务主要围绕如何设计一份更加充分、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相关问题,更能科学地了解新时代青年群体的婚育观的调查问卷展开。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从问题的数量,到问题的具体内容,从问题的选项设置到每一个问题的具体表述。我们认真地讨论并确定好每一个问题、每一个选项。当然,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常常陷入瓶颈,“这个问题的设计能够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真的有必要吗?”。为了通过有限的问题客观反映出现实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我们常常会“惜字如金”,常常为了某一个问题的设计,陷入僵局,讨论很长时间最后否定自己最初的设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却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每一个年龄阶段、每一个特定的群体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要设计一份能够匹配目标群体的问卷,促使我们转换身份,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讨论过程中也是如此,小组成员常常有自己的设计意图,大家都迫切地想实现实践目的,而只有做到相互沟通、综合考虑每个人的意见,我们才能查漏补缺、交出一份大家满意的问卷。
此外,我们还切实地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在我们查阅文献和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了解到相关的资源和信息。但是,当我们亲自设计问卷的时候,我们发现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查阅到的相关数据,存在诸如数据过时、相关政策不适用等情况。为此,我们常常为了一个选项展开激烈的讨论和大量的信息检索,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
徐莹在设计线上问卷
确定好了问卷的内容,问卷的形式、各个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尽快的确定问卷终稿,一大早,我们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我们反复斟酌每一个字,讨论每一个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怎样让受众通过回答问题反映其真实的想法和问题。这个过程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绞尽脑汁,不断地推理和调整。尽管过程十分“烧脑”,但当我们最终确定好问卷的时候,大家都在视频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王子炫和徐莹在讨论问卷
陈独秀先生曾敬告青年“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地培养了我们自主探索、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也学会从理论走向实践、运用科学的方式去认知世界、解决社会问题。我们将在新青年的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责编/陈冰 初审/石红芳 终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