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随笔】周馨羽:“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二十九)
周馨羽:“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二十九)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炼自己狂热、浪漫的想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大学生朋友们这样说》中如是说。
15日上午,我们“平江推普”志愿服务团在指导老师何丹的带领下,跟随东港村村委朱主任进行走访活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场合、误区和熟练程度,为后续的教育活动提供参考。我们分为两个小组,通过调查问卷和口头提问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与村民进行访谈,收集相关信息。
在实地走访、调研期间,我们感受到了乡土大地上农民对这块土地的独有情结。在交谈中,我们注意到东港村村民受教育水平不均等,与外界联系程度也不同,对普通话的看法也存在差异。“能有机会学习普通话,对我们这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当地村民的信任使我们更加有动力。作为湖理学子,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好理论知识,更要坚信“实践出真知”,扎根乡土大地做学问,聆听农民心声,认真回应现实关切。
志愿者们实地调研当地村民日常生活中普通话的使用情况
为传承和发扬张文彬烈士英勇顽强、斗争到底的革命气概和以身许国、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我们“平江推普”志愿服务团一行来到张文彬故居参观学习,致敬英雄楷模、汲取时代精神!
志愿者们参观张文彬故居,体悟红色精神
“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当地村委朱主任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东港村的特色农产品——白玉丝瓜。从栽苗到授粉,从套袋到采摘,每一步都凝结着东港村民的智慧与汗水,每一步都彰显着国家三农政策的先进与优越。我们期待能将丝瓜销售与推广普通话结合起来,带动村民们用普通话介绍自己的家乡及特产,为开辟电商售货打下良好基础。
在当地村委主任的带领下,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了解特色农产品白玉丝瓜
晚上七时许,在村委会二楼会议室,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平将推普”志愿服务团选取了适合当地村民的教学材料,结合当地特色,邀请当地村民,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推广教学会。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团队的配合更加默契,同时,也进一步拉近了志愿服务团与村民之间的距离。
“平江推普”志愿团队与当地村干共同朗诵《振兴乡村,有我们》
目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三农”政策不断完善。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始终高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旗帜,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接续奋斗,积极投身实践,“从群众来到群众去”。我们始终相信,这次“三下乡”之行不但能提高我们团队的表达沟通能力,引导我们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同时也能为当地居民带来正向的影响,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
责编/陈冰 初审/石红芳 终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