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随笔】汤小青:湘阴县传播湖湘文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十八)
汤小青:湘阴县传播湖湘文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十八)
昨日的出征仪式仍在回味,接着湖湘文化名人调研团队队的队员们带着各自的使命和任务,抱着左宗棠和郭嵩焘的敬意,正在忙碌着为待会儿的出发做准备。阳光明媚的早晨,有些许热意。“三下乡”在它真正到来之前就开始影响着我的心情,既期待又激动。8点钟我们齐聚在宾馆门口,在带队老师的领导下,我们踏上了暑期社会实践的路途。
只有短短半个小时的车程,便到了目的地,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环境真美,柳树成荫,清风环绕。来到柳庄,我们受到了当地景区的主任的热情接待,他们鼓励我们要认真工作,宣传柳公,同时表示会尽全力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下乡工作,在他的介绍下,我们对这里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这里的左宗棠的生平事迹,有了初步的认识。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生性颖悟,少负大志。1816年,他随父到省城长沙读书。1827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他不仅攻读儒家经典,而且涉猎经世致用之学,对那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视为至宝,这对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起了很大的作用。1830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并拜访长沙的著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贺长龄“以国士见待”。其弟贺熙龄则是左宗棠当时的老师,对自己的这位弟子,贺熙龄非常喜爱,称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后来师生还结成了儿女亲家。
1847年,左宗棠返回湘阴柳庄。湘阴大水,左宗棠赈济乡邻。同年,胡林翼向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推荐左宗棠,但左宗棠因事未赴任。1850年1月,林则徐返乡,约左宗棠于长沙舟中相见;两人彻夜长谈,涉及古今形势、人物品评、“西域时政”(例如屯政、水利)等。后来,林则徐还与人谈起这次会见,称赞左宗棠是“不凡之才”、“绝世奇才”,期许良厚。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的家风以及对子女的要求。他的家风包括“家贫不弃学,施善不顾家”、“远离执跨友,读书不唯名”、“子无骄娇气,后辈多专家”等等,并且十分注重学习氛围,处处都有书。虽然古代女子不能入仕为官,但是他仍然要求女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此还特地建立了凝香阁,供她们读书学习。
我们为此进行了游客访谈,主任访谈,村民问卷调查等等社会实践工作。转眼间,我们对柳庄的参观旅程,感受到景点的文化传承,收获满满。
责编 /陈冰 初审/石红芳 终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