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甸甸:书写与传播岳阳故事——英语创意写作实践团队社会实践活动(二十二)
陈甸甸:书写与传播岳阳故事——
英语创意写作实践团队社会实践活动(二十二)
当踏入张谷英村的“当大门”,六百余年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门楣上“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楹联向我们讲述着这座古村落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的家风文化和生存智慧。抬眼望去,青瓦层叠,廊檐相连,串联起这座古宅的每一个角落:祖先堂里苔痕斑驳的牌位、孝廉家风传承馆里遒劲有力的家训、青云楼里古色古香的雕花窗棂以及议事厅内庄严肃穆的桌椅。六百余年的家风文化在这里徐徐展开,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家族的智慧与坚守,讲述着这个家族的历史兴衰。

张谷英村当大门门匾
推开祖先堂的木门,一股肃穆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斑驳的门楣与整齐排列的祖先牌位,构成了村民祭拜祖先的场所。祭拜者敛声屏息,双手合十。延绵不断的烛火寄托了他们对祖先的追念。这种刻进建筑里的孝道表达,成为了维系家族血脉的精神纽扣,让家族伦理代代相传。移步孝廉家风传承馆,传统的家风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发展,让家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竹林义重”、“重情守义”等故事凝结成“孝当先、和为贵、勤耕读、崇廉洁”的核心理念。孝廉文化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作了族人日常的行为准则与精神追求。
张谷英村祖先堂
青云楼与王家段的太学第,是张谷英村耕读文化的生动写照。张谷英村有条祖训:“兴门第不如兴学第,振书声然后振家声”。在这里,耕作不仅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更是砥砺品格的修行;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追寻理想的阶梯。“耕”与“读”彼此滋养,共同构成了张谷英村独特的文化。
议事厅是张谷英村处理内外矛盾的场所,见证着张氏家族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立柱底座设计为一方一圆,象征着“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既是执行家法的严肃场所,也是凝聚血缘的情感纽带,让个体在敬畏规则的同时,感受到家族共同体的温暖。这种刚柔并济的治理之道,使张氏宗族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与生命力。

议事厅门楣和楹联
现如今,张谷英村的家文化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它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淌在祖先堂的烛火中、镌刻在孝廉家风传承馆的家训里,更浸润于古村落的家家户户。“孝廉为基、耕读为魂、规矩为纲”——这些镌刻在建筑与血脉中的家风文化,跨越六百年岁月,至今仍散发着蓬勃生机,与古村落一同生生不息。
责编/陈冰 初审/符婷 终审/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