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天:与团队同行,感受历史的脉动(二十五)

2025年07月07日 16:30  点击:[]

许云天:与团队同行,感受历史的脉动(二十五)

这次跟着“湖湘视界——追寻红色足迹,探访师友群像”团队参加三下乡,我的主要任务是后期剪辑,但更宝贵的收获,是和队友们一起实地探访、共同经历的那些时刻。这段旅程,让我真切地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也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和传承的责任。

我们的第一站是新民学会旧址,以前在书籍和手机上看新民学会,感觉就是一段历史。但当我真的走进周家台子那个安静的院子,站在那间复原的斗室里,看着那盏油灯和简单的桌椅,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听着讲解员解说关于“新民”二字的来历以及关于这个院子的故事,抬头仿佛就能看见那些年轻的身影,听见他们激昂的声音。特别是看到展柜里蔡和森和毛泽东关于建党的通信复印件,“先要组织党——共产党”,“没有一个字不赞成”,白纸黑字,那种为理想奋斗的坚定和热血,直接穿透了百年的时光砸在心里。那一刻,我忽然懂了什么叫“初心”。

第二站我们前往了橘子洲,站在橘子洲头,湘江的风呼呼地吹,看着青年毛泽东那巨大的雕像遥望远方。当年毛泽东他们一群同学少年,冬天也敢跳进冰冷的湘江游泳,不是为了玩,就是为了锻炼意志,“野蛮其体魄”。想象着他们在寒风中击水的样子,再看看眼前奔流不息的江水,那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好像有了更重的分量。我们这一代人站在这里,时代不同了,但那份担当和思考未来的责任,似乎通过这江风传递了过来。

岳麓山脚的爱晚亭,挤满了来参观的游客。看着大家休息、聊天、拍照,脸上都是轻松的笑容。这情景让我一下子想起在新民学会旧址里看到的,百年前那群忧心忡忡、讨论“中国该何去何从”的青年。眼前这平凡又安宁的生活景象,不就是他们当年苦苦追寻的答案吗?山下湖南大学的学生们来来往往,不正是“教育救国”理想的延续?那一刻,历史的沉重感和现实的幸福感交织在一起,特别触动。先辈们用奋斗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而我们,要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更要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虽然我大部分时间在后方剪辑,但前期跟着团队一起踩点、拍摄,听他们讨论,感受每一个场景的氛围,这些经历让后期工作有了灵魂。看着素材里队友们认真的身影、受访者的真情流露,还有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画面,我希望我能把我们共同感受到的那份震撼和感动传递出去,让更多同龄人能理解那段历史,感受到那份精神的召唤。

这次三下乡,与其说是我完  剪辑任务,不如说是历史和团队给了我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它让我明白,红色传承不是遥远的口号,它就蕴藏在我们走过的这些地方,蕴藏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奋斗里。能和这样一群有热情、有想法的队友同行,共同追寻红色足迹,是这段旅程给我最珍贵的礼物。未来,无论是在学习时,还是在生活中,我都会记得这段经历带来的力量。


责编/陈冰 初审/符婷 终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