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婉仪、张燕:与孩子们的英语十日之约(二十六)

2025年07月08日 16:35  点击:[]

黄婉仪、张燕:与孩子们的英语十日之约(二十六)

踏入教室的那刻,看着孩子们或站或坐,满心期待地望着我,瞬间有些不知所措。和他们相处下来,这熟悉的一幕早该让我安心,可这次却有些不一样,心里五味杂陈。想到这是第十天,也就是最后一天,心里竟莫名生出几分伤感。想着这些天来,从最初的青涩懵懂到如今的默契十足,那些吵闹声、笑声一下子都在脑海里鲜活起来。我深知,今日一别,往后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今天小班的教学内容是带着孩子们复习。孩子们的小手纷纷高举,迫不及待地要表现自己,嘴里喊着“老师,叫我!叫我!”。尽管发音偶尔跑偏,可那股热情劲儿十足,哪还有心思去苛求发音的准确无误呢!像“hello(你好)”、“goodbye(再见)”这类简单的词,孩子们早已烂熟于心,发音清楚又洪亮。再看那些稍难的,像是“mother(母亲)”、“father(父亲)”,有些孩子稍显犹豫,但没过多久也能结结巴巴地念出来。看着他们认真又努力的模样,满心都是欣慰。经过这些天的相处,我越发明白,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重复,绝不是枯燥无味的,恰恰相反,每一次重复,都是他们在知识的土壤里扎稳根基的过程。

课堂中间,我们安排了点歌自由表演和游戏环节。小朋友们的积极性瞬间被点燃,小手举得高高的,眼神里满是期待。上台表演的孩子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那清脆的歌声和稚嫩的舞姿,自然又纯真。台下的孩子们也不甘示弱,伴随着节奏,小手挥舞得欢快,小脚跟着点地,整个教室仿佛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游戏环节,我们先玩了“萝卜蹲”。孩子们站成一圈,游戏一开始,他们就全神贯注,跟着节奏蹲下、喊出单词。有个小女孩,蹲下时不小心踉跄了一下,但她迅速稳住,接着喊出下一个单词,那股认真劲儿逗得大家直笑。接着是“抢凳子”游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音乐一停,孩子们就像小鹿一样,飞快地向椅子冲去。有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动作虽小但很快,总能抢到椅子,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没抢到的孩子也不气馁,笑眯眯地为小伙伴加油。

小班的小朋友们在和志愿者们一起玩游戏

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心里满是感慨。这些简单的游戏和表演,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玩乐,更是一次次成长的尝试。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表达自己,学会了合作与竞争,也收获了满满的快乐。而我们,作为这场欢乐的引导者,能深刻感受到,教育的意义,不只是教会知识,更是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热情,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乐趣,在互动中建立自信。在这十天的教学里,我越发懂得,教育绝非一蹴而就的工程。它更像是一场耐心的耕耘,需要我们用爱心、耐心去浇灌每一株幼苗。

最后一缕斜阳漫过学院路的矮墙时,我看着小朋友们本子上歪歪扭扭的字母,忽然惊觉这是与孩子们相处的最后一课。空气中的灰尘在光柱里浮沉,像极了这十天里倏忽而过的时光,轻盈却沉甸甸地落进心里。

初到时蝉鸣正盛,十几张稚嫩的脸庞在闷热的教室里亮得像星子。我们总在午后复习单词,将这些简单的单词揉进游戏里。单词炸弹开始时,孩子们会把背挺得笔直,目光紧紧锁着老师手里的卡片。当画着炸弹的卡片亮出来,教室里便炸开一阵欢腾的尖叫,十几个小脑袋齐刷刷埋进臂弯,后背却忍不住微微颤抖 —— 那是藏不住的笑意。

击鼓传花的音乐响起时,小盒子在颤抖的手间传递,像捧着一团跳动的火焰。音乐骤停的瞬间,总有孩子涨红了脸站起来,要么脆生生背出单词,要么忸怩着表演节目。我们自信的小女孩在大家的鼓励下是又唱又跳,僵硬的动作却让整个教室都浸在蜜糖里;胖胖的小男孩慢慢地走上讲台,尽管脸上全是羞涩,但一开口却让我们惊喜。那些细碎的欢乐,像夏日骤雨般密集,打湿了每一寸空气。

离别的消息是在最后一刻说的。当老师们说出再见时,总有孩子小声问:"老师,你们还会来吗?" 话音未落,后排的小男孩已经红了眼眶,泪珠砸在课本上,晕开一小片水渍。十几双眼睛里盛着的不舍,比盛夏的阳光还要灼人。

我们准备离开时,孩子们谁也不肯先走。那个胖胖的小男孩塞给老师一个自己上课奋力争取来的小青蛙;平时害羞的小姑娘把每位老师的电话号码认认真真地记下来,羞涩地告诉我们,她会永远记得我们。

小朋友们在和志愿者们一起演情景剧

学院路的影子渐渐淡去,而那些带着奶气的单词发音、欢腾的尖叫、滚烫的泪珠,却像蝉鸣一样刻进了夏天。十天的光阴很短,短到不够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却又很长,长到足够让那些纯粹的欢喜与不舍,在往后的岁月里反复发烫。

今日一别,往后天各一方。望着孩子们纯真的脸庞,我心里默默许下承诺,这段难忘的经历将成为我一生的财富,激励我在教育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


责编/陈冰 初审/符婷 终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