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观后感】 胡婧岚:“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学习心得
“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学习心得
英语19-2BS 胡婧岚
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力量,2020年3月9日(星期一)14:30—16:00,在学校组织下,我们通过人民网、咪咕视频等客户端观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直播。
本次“思政大课”由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主讲,结合四门思政必修课教学内容,向我们解读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我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并且讲述了许多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我们都知道,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2020年1月初,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截至今日,全国总共确诊确诊病例八万余例,累计死亡病例三千多例,全面抗役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然而,越是黑暗的时刻,英雄的灵魂越是闪光。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白衣天使;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旗飘扬。无情的病毒挡不住爱心的流淌,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们,组成一支支志愿者队伍,离小家,为大家,毅然奔赴危险的疫情重灾区,为生命而战!他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非常辛苦,也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艾四林教授告诉我们:在这次战役中,全国4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广大医务人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发挥了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84岁的钟南山院士,17年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如今再战防疫最前线,他不仅有院士的专业,也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抗疫征程上也有我们青年人的脚印。成都市全市共建青年突击队588支,共有29283名青年突击队员参与;95后的护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直言自己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护士佘莎,今年24岁,报名请战前往武汉加入救援工作,但是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她又再次请战加入第二批医疗队。再比如主动接送医护人员的快递小哥汪勇,还有赶回家乡和父亲并肩作战的北大学子黄羽佳,还有无数奔走在社区街道路口的志愿者。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战争”,身为普通的青年人,我们虽然不是医护人员,不能在前线上奋战。但是我们要做的不是传谣、造谣、信谣给社会添乱,凡是传谣造谣者,实乃居心叵测,其心可诛。在这个关键时刻,需要的更不是我们的指责、抱怨,而是团结一心,相信全国人民的力量,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为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加油,众志成城来打赢这场仗。
十分喜欢《诗经》中的一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我们必须明白,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个人同呼吸共命运,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也从来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所以爱国的责任其实就是保家卫国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福祉,去做自己国家的建设者和保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