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随笔】乡愁似酒难入喉
乡愁似酒难入喉
1902 黄思娴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初识这首诗时,我觉得自己恰似那个少年。在那个“花开雨季” 的年纪,娇花尚稚嫩,没有愁,却在诗意生活中,落下点点咸味的雨滴,留下自己的少女心事。娇花渐渐脱离父母温柔的怀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青涩的外壳已悄然褪去。在外地生活学习的那一刻起,我忽然懂得了愁——那滚烫的乡愁酿成的酒啊,是多么难入喉!
当饮食上的新奇感渐渐被不适应所取代,胃里的叫嚣越发嚣张,味蕾对家乡美食那熟悉味道的渴望愈发饥渴,已难以控制。这时候啊,才发现,原来异地的特色小吃再美味,也终究敌不过家乡的味道。从小生长在家乡的土地上,我对家乡的美食习以为常,甚至不觉味道可口。懵懂的我甚至觉得天南海北的饮食都和我家乡差不多。哦,不,那个时候的我,根本对家乡这个词没什么概念,更没有寄托什么情愫在里头。那时,尚未去过外地的我认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种诗人的矫情,更不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内在含义。但是现在,我懂了。每逢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本该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我却因为行程太远,不方便回家的缘故,只能在宿舍度过。宿舍生活当然好,但是,每每脑海中浮现出各家团聚,在一起热闹地吃饭聊天的场景时,心里的失落感无法用言语描述。我想,当时哪怕我中彩票获得了一千万,我脑子里也只是想着回家团聚吧。
初到外地,放眼望去,四下陌生的景物犹如一个个面目狰狞的怪物,要把我一口吞掉一般。似乎一个无形的手攥紧了我的心脏,我没法呼吸。一团乳白色的雾气笼罩我心头——因熟悉感被毫无保留的消除,惊慌失措的我感到分外迷茫。乡愁啊,是什么?这时候,它忽然变得十分具象。记忆从未如此清晰完整,宛如临摹本。脑海中,我曾在家乡留下足迹、笑语与泪珠的每一处地方都鲜活了起来。甚至连墙壁上的纹路印记,大理石的触感等都因一次次思念潮水的冲刷,越发在记忆中变得清晰。每思乡一回,家乡中的景物轮廓就愈发清晰可见,而直至今日,脑海里的临摹本已经让我分不清是记忆还是现实,因为,那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完美地呈现于脑海。
乡愁恰如一坛既醇又烈的藏酒,封口的红泥刚刚脱落,我心已先醉。